商標如果你還停留在品牌建立、電商入駐這些層面,那么估計你是真的不了解商標了。商標可以說是凝聚了一個企業的文化,它不單單是用來區分一個商品,它還能為持有者謀取利益。如果有關注過知識產權的網友應該知道,近些年來,知識產權領域的侵權賠償額越來越高了,隨著這些賠償額度的提高,加大侵權成本的呼聲也隨之高漲啊。
2013年,商標法修改了商標侵權額,將其上限提升到了300萬人民幣。要清楚一點,這300萬人民幣僅僅適用于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、侵權人因為侵權所獲得的利益、注冊商標許可費難以確定的情況下。如果被侵權人可以證明上述的任何一項,那么賠償額度是沒有上限的。
我們一直說商標就是一個無形資產,即使是資產,那么就是說該商標是可以進行買賣的。買賣應該不用我多說了吧,要知道我國現在一家企業的商標可以多到上千,并且就拿文字來說,常用漢字只有3000多個,企業的數量卻在劇增,那么哪來那么多商標啊?這個時候就只能通過商標轉讓這樣子的途徑去獲取商標的所有權了。
經典案例:蘋果花6000萬美元買下了ipad商標。
蘋果在發布了ipad之后卻發現商標已經被搶注了,雖然蘋果當時向商標局提出該商標三年未使用,要求撤銷該商標。當時經過一審法院判定,駁回了蘋果的訴求。
無奈之下蘋果支付了6000萬美元買下了ipad商標。
當然了,商標不單單可以進行轉讓,還可以許可他人使用。畢竟細水長流的賺錢也不錯。把商標的使用權授權于他人使用,只要雙方或者多方談好條件,簽好合同,再到商標局去備案就好了。細水長流的錢可以賺,但是在授權自己商標使用許可的時候,最好是考察好對方的情況,避免貪圖便宜了。
還有一點很重要,商標權是可以進行抵押貸款的,這是企業融資的一種常見手段。商標持有人在抵押之后還是可以繼續使用該商標,只是不能隨意許可他人使用或者轉讓罷了,當然了,還清貸款之后不再受限制。
商標作為一個企業的無形資產,只要持有人或者企業好好去經營,它的價值總有一天會讓你超乎你所想。網上經常流傳著可口可樂公司仲裁的一句話,即使你一把火把可口可樂的公司燒得分文不剩,公司任憑可口可樂這一枚商標,就能在短短幾個月之內重新建廠,重新發展。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了手上那些不知名的商標,畢竟你不知道哪天它會不會被一些知名的企業看中了,然后花下重金去購買。
還是那句話,市場未動,商標先行。在現今的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環境下,講究的都是快準狠,未雨綢繆總比亡羊補牢要好得多。